TimLi Logo

行銷工作求職術:我該如何選擇行銷代理商 (agency)或品牌行銷 (brand)?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在我的行銷職涯中,曾擔任電商服飾品牌的Digital Marketing Supervisor,目前正在外商廣告代理商 (media agency)擔任Supervisor。這些工作經驗讓我深刻理解到選擇行銷代理商或品牌行銷人員對職業發展和專業成長的影響,也讓我了解到,即便都是行銷,兩個領域能夠累積的專業知識和實務經驗有多麼的不一樣,所以希望這篇內容,可以幫助到你在職涯上的選擇。

先講結論,雖然選擇行銷代理商或品牌行銷人員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它確實會影響你的往後行銷職涯的發展和專業能力的成長。但我個人認為,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嚴重,在你認真發展職涯的前提下,不管如何做哪個選擇,你通常不太會有選錯了方向這個問題。

很多人可能會想,我一畢業要先到4A代理商磨練,等到有一定的行銷基礎後再跳槽到品牌方做行銷,這個想法沒什麼問題,但我身邊確實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一開始先到品牌方做行銷,做一陣子之後,才決定到代理商上班,當然也有人一做就在品牌或代理商做一輩子,這會取決於你的個人目標、興趣和職業價值觀。與其覺得到品牌方才是光鮮亮麗的做行銷,就讓我們先來聊聊,「品牌行銷」跟「行銷代理商」的差異吧。

行銷代理商

考慮職業發展和專業成長的機會。行銷代理商通常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客戶群(包括汽車、美妝、FMCG、銀行、3C電子等),替各式各樣的品牌提供服務,舉例來說,如果你身處媒體代理商,你可能每天的工作就需要替5個完全不同的客戶投放廣告、監督成效、跟品牌主開會;如果你身處文案代理商,你可能一天就要產出超過10組不同切角、不同產業的文案等等。

除此之外,在代理商工作時,你身旁的同事們都是專業的行銷人可以跟你進行切磋,且公司通常都會提供最新的行銷資源供員工進修,所以,如果你渴望廣泛地接觸不同產業、對不同品牌的挑戰性工作感到興奮、並且對於行銷的專業知識(廣告投放、文案撰寫、SEO等)有興趣,那麼進入代理商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代理商工作確實可以讓你獲得更廣泛的行銷經驗和知識。

品牌行銷

在品牌內做行銷,我認為更接近所謂的「資源的規劃」,品牌行銷人員必須決定品牌的定位、年度行銷檔期、販賣的產品&服務、行銷預算分配、品牌未來走向等策略面的議題,除此之外,也必須與公司內的其他部門如業務部門、產品部門協調資源,待一切資源協調完畢且做好決策好之後,再把行銷相關的執行工作(如投放廣告、舉辦實體活動等)發包給代理商來作業(可能一些小品牌會自行處理執行工作)。

通常,一些大型品牌的行銷經理人一年手上可能就握有幾百、幾千萬的行銷預算要進行規劃、而基層的品牌行銷人員則負責把品牌的需求交辦給代理商做執行並在事後與檢討成效。換句話說,身為品牌行銷人員你或許不必真的會投廣告也可以勝任,但是你必須站在品牌的角度思考,如何讓品牌成長。

如果你對特定品牌有強烈的興趣並渴望參與該品牌的成長、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品牌,那麼在品牌行銷部門工作可能更符合你的期望。

以舉辦一場實體快閃店為例

以下,讓我用服飾品牌(A)公司想要舉辦線一場下實體快閃店的例子來,說明代理商和品牌行銷之間的差異:

  • 品牌行銷

從品牌行銷人員的角度來看,他們將更專注於所舉辦的快閃店活動中所欲傳達的品牌價值和形象,能否真正的傳遞到原先所設定的TA心中。所以品牌可能會先討論這場快閃店的規模有多大?品牌故事是什麼?主要客群是誰?我要主推哪些服飾產品?需要花費多少行銷預算?廣告費要花多少?要找哪些KOL?是否要提供優惠給客戶?快閃店的主視覺為何?

接著,品牌行銷人員將與代理商和團隊密切合作,把上述提到的「策略」轉化成「可執行的行銷工作」交派給代理商處理。最重要的是,他們須確保快閃店活動與品牌形象和價值觀保持一致,且能夠吸引消費者參與並建立與品牌的連結。

  • 行銷代理商

從代理商的角度而言,他們將負責協助品牌舉辦實體快閃店活動活動公關代理商(B)將負責策劃和組織整個活動,從場地選擇到活動內容的設計。他們將與品牌合作,確定目標受眾、活動目標和預算限制,也必須與服務供應商(如場地提供者、裝潢設計師、宣傳印刷商等)合作,確保順利執行快閃店活動。

除此之外,品牌也可能與媒體代理商(C)合作,夠過廣告投放、社交媒體宣傳、公關稿撰寫、KOL&媒體邀請等方式來曝光與宣傳線下快閃店活動,幫助品牌吸引目標客戶參與快閃店活動。

在這個例子中,代理商將負責協助品牌組織整個實體快閃店活動,從策劃到執行。他們將提供專業的組織和行銷支持,以確保快閃店活動的成功。品牌行銷人員則專注於在快閃店活動中傳達品牌形象和價值,並與內部團隊協作,確保快閃店與品牌的一致性。

結語

或許有人會說,做代理商(Agency)可以接觸更多元的產業,是之後跳槽品牌的一大優勢,但平心而論,代理商對於品牌仍舊屬於外人,對於該產業如何運作的「眉角」能知道的肯定不多,我個人認為代理商最大的優勢在於「行銷專業知識的深度」,這才會是做為代理商從業人員的一大武器。

如果真的想做好「行銷」這件事,品牌行銷人員不會是你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你對商業策略、專案管理、資源規劃有興趣,想代表品牌辦好一場活動、想看著KOL穿著你家品牌的衣服、想看到某某賣場的架位上販賣著你家的產品,那品牌行銷人員將會非常適合你,所著重的是「商業經營的深度」。

無論你選擇成為行銷代理商的一員還是品牌行銷人員,持續學習、實踐和發展專業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無論你最終選擇何種哪一條道路,或者你像我一樣決定都走走看,都請記住行銷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領域。隨著技術和市場的變化,你需要不斷學習並適應新的趨勢和工具。這樣,你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行銷領域中脫穎而出,實現個人和專業的成功。

品牌行銷就像球團的總教練,負責掌舵著品牌的方向;
而代理商則像球員,負責把品牌的指令做好,
彼此負責的工作內容不同,但我們終將走向共同的目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ookieless future
數位行銷
Tim Li

迎接Cookieless時代的數位廣告策略:1st & 3rd Party Data

即將進入Cookieless時代,讓我們行銷人不得不面對日益嚴格的隱私保護法規,這對數位廣告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以歐盟的GDPR為例,這一法規要求企業確保數據使用的透明度和可控性,限制了以Cookie為基礎的廣告追蹤方式,勢必會大大降低的廣告的效率以及成效。

閱讀更多 »
programmatic buying
數位廣告
Tim Li

Programmatic buying vs. Walled Garden,有什麼不一樣?

在此篇文章,我將介紹DV360 (Display & Video 360)和TTD等programmatic buying平台的特點和作用,並分析Meta Ads和Line Ads這些walled garden的特點和使用範疇。此外,本文還將比較programmatic buying和walled garden的差異,包括控制權、數據開放性和廣告曝光策略,並探討它們的優缺點對比。最後,我們將探討數位廣告產業中的programmatic buying和walled garden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挑戰。

閱讀更多 »